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原稱為馮平山博物館,創立於一九五三年,前身原為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一九三二年馮平山樓落成後正式成立,圖書收藏以中文文獻為主,兩者皆以捐建人名義冠名。一九六一年,馮平山圖書館遷至大學圖書館總館後,馮平山樓才正式作為博物館用途。一九九四年,博物館再易名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並於一九九六年增建新翼徐展堂樓。過去六十年來,作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博物館庋藏許多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其中青銅與陶瓷館藏可由清代(一六四四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溯至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七零零零年至公元前二一零零年),而書畫館藏則介於明代 (一三六八年至一六四四年) 與二十一世紀之間。
館藏以陶瓷最受矚目,當中包括漢代(公元前二零六年至二二零年)鉛釉陶器及唐代(六一八年至九零七年)三彩器等早期明器。基於瓷器一直是中國對外經貿的主要商品,其中尤以越瓷及青瓷備受東南亞及韓國人士青睞。至於曾為迎合中東及歐洲市場於中國發展而成的青花瓷器,亦有代表作品見於館藏,當中尤以唐青花三足水盂最為人津津樂道。另外其它重要館藏還包括定窯、磁州窯等宋代 (九六零年至一二七九年)瓷器,以及明清兩代的單色釉和彩瓷。
另一批館藏珍品,則有商代(約公元前一六零零年至約公元前一一零零年)和西周 (約公元前一一零零年至七七一年)的青銅禮器,以及一批東周 (公元前七七零年至公元前二五六年)至宋代的銅鏡。而館內的元代(一二七一年至一三六八年)景教十字銅牌收藏量更是世界之冠。除此之外,館藏還有一小部份的玉石木雕、明代以降的水墨畫及當代中國油畫。
除展出館藏外,博物館也經常舉辦古今中外各類藝術展覽,包括香港早期歷史展覽,並為校內學生及公眾舉行研討會、講座及其他活動。博物館同時參與香港大學藝術系的教學工作,教授中國藝術及博物館學等課程,秉承大學博物館以教育為目標的宗旨,希望透過藝術教學開拓學生視野。
馮平山樓
馮平山樓的歷史
理念和建設1929–1932
香港大學於1912年成立,是第一所引入英國教育制度的本地高等教育學府。畢生致力宣揚中華文化和歷史教育的香港著名商人馮平山先生,於1929年慷慨捐款予香港大學興建圖書館大樓,以收藏歷史、文學、藝術和文化等四大類別的中文書籍。
大樓於1931年施工興建,至1932年落成。圖書館大樓設計由利安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可惜馮平山先生在圖書館大樓完工前不幸辭世。爲了紀念馮先生對中華文化的支持和貢獻,校方決定將大樓冠名為馮平山圖書館。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
圖書館在日軍佔領香港期間被迫暫停運作。1941年12月,馮平山圖書館曾借予英國空軍急救站作宿舍用途,屋頂上更曾被安裝多支防空砲。但隨著1941年12月25日香港向日軍投降,這些抵抗行爲亦因而結束。1942年1月2日,香港大學歸日軍所有,而馮平山圖書館亦被日軍徵用。當時日軍保留了圖書館的學術用途,更合併其他私人藏品(包括充公得來的財物)以擴展圖書館館藏。直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日軍才撤出圖書館。1946年10月,香港大學及馮平山圖書館終能正式重開。
二戰戰後1950s–1994
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圖書館大樓進行了多項小型維修和改建。致力收集中國文物和藝術品,並隸屬於香港大學東方研究學院的「中國藝術及考古學陳列所」,於1953年遷往馮平山樓二樓。1955年4月4日,博物館正式局部對外開放。而在往後的十年間,馮平山樓保留著圖書館的藏書,亦收藏了博物館的館藏。
1962年,圖書館的館藏和資源從馮平山樓遷移至新建的大學圖書館總館。1964年完成了翻新工程後,馮平山圖書館改名為馮平山博物館,移除了圖書館的頭銜和用途。1964年1月31日,博物館在馮平山先生的兒子馮秉芬爵士的見證下正式開幕。博物館最終從大學的東方研究學院和中文學院分拆出來,於1975年12月1日成為大學的附屬博物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1994–現在
1994年7月1日,大學博物館和新開設的大學美術館合併,正式成立了現今的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隨著毗連的徐展堂樓於1996年11月8日落成,博物館辦公室和部分展館亦隨之搬往及擴展至此。徐展堂樓亦新增一道室内天橋連接馮平山樓。2013年9月,博物館在東翼加設一台由陳丙驊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的升降機用作無障礙通道,增加博物館的通達性。
大樓簡介
位置和設施
馮平山樓座落於般咸道香港大學東閘入口旁,沿著山腰加高興建,屬於校園下半北部。旁為同被列爲法定古蹟的香港大學本部大樓。樓高只有三層馮平山樓,相比起附近較新的建築物顯得相對低調。
馮平山樓分別有兩個入口。原先的入口北向般咸道,可沿東閘的大樓梯進入,或從旁邊的步道而上(於1987年加建)。徐展堂樓入口則為博物館的無障礙通道,此入口連接至2013年加建的一道室内天橋和一台升降機,以通往馮平山樓及徐展堂樓。這棟別具歷史意義的馮平山樓外,有一顆雞蛋花大樹及細葉榕點綴相襯。
大樓結構
馮平山樓樓高三層,外牆以紅磚砌成,平面設計呈對稱的蝴蝶形。扇形的中庭曾為開放式的圖書館空間,兩旁皆為側廳,現今成為常設展廳。大樓平面的蝴蝶形設計,又稱雙採光設計,是一種十九世紀盛行的建築特色;該設計常有兩間或四間側廰從中庭的外牆呈四十五度角往外伸延。
大樓的背面呈弓形往外突出,中庭有一弧形的牆壁。貫穿大樓一樓和二樓的開放式中庭被冠名為林仰山展覽廳,以紀念博物館的第一任總監林仰山教授。二樓有一室内走廊從外牆延伸至中庭的空間,可通往至東邊和西邊側廰以及位於南邊的弧形牆壁,環繞著展覽廳,並由四根八角柱支撐。
大樓有一巨型凸面玻璃天窗鑲嵌於中庭的屋頂中央,讓自然光滲透落中庭的空間。這巨型天窗呈八角形,由金屬框架支撐著玻璃窗花,是馮平山樓建築上的一大特色。隨著時代的變遷,原身為有網霧面的玻璃窗花現已被透明玻璃取代,而天窗原本的設計仍得以保留。
鑲嵌在曲牆上的直窗讓自然光散進一樓和二樓的展覽廳空間。這些直窗會因應各展覽的需求而開啓或關閉。馮平山樓內有兩條樓梯。以石材製成的中梯連接著地下正門入口至大樓的一樓和二樓,配有以混合鋼筋水泥和木材製成的欄杆和扶手。而建於1969年的側梯,則連接著地下的工作坊室至一樓的家具展覽廳。
建築材料
馮平山樓地面外牆由方石花崗岩砌成。它堅固耐磨、能緊密堆砌的特性被視爲高級的石工材料。大樓一樓及二樓的外牆由紅磚砌成,附有裝飾性石柱;大樓正面,二樓的橫樑上是一個三角楣飾設計。大樓平坦的樓頂沿邊有凸起的裝飾,玻璃天窗從樓頂中間部分呈三角形冒起。大樓内部的地板、樓梯扶手和窗台皆由木材鋪成。
建築風格
馮平山樓主要遵循新喬治時代建築風格,並糅合了美術工藝運動和攝政建築風格。蝴蝶形的平面設計盡顯了維多利亞時代後期和美術工藝運動早期的建築特色。而暫時採用蝴蝶形設計的原因仍然未明,未有文獻顯示大樓是否全由利安建築公司規劃,或是由擁有設計其他教育場所經驗的馮平山先生設計。
馮平山樓的每一面都嵌有巨型玻璃窗。由於大樓依斜坡而建,大樓地下只配有面向正面(向北方向)的窗戶。每邊的正面側翼的磚牆上都設有兩扇切口石工窗戶(即假窗)。縱使沒有正式的文檔記錄,我們能推斷這些窗戶是爲了建築物的對稱性而建。
法定古蹟評級
2009年12月18日,馮平山樓被評級為一級歷史建築。2018年11月16日,香港古物諮詢辦事處宣佈將馮平山樓建築外圍、儀禮堂和梅堂列爲法定古蹟,適用於《古物及古蹟條例》第53章──古物事務監督可阻止對古蹟作任何改動,或酌情規定改動時必須遵守的條件,以便保護有關古蹟。